《南高营社区志》入藏长安区档案馆暨首发式在区政府举行
(本报讯)12月29日上午,《南高营社区志》作为长安区第一部村(社区)志入藏区档案馆暨首发式在区政府行政中心会议室举行。区委副书记曹树池,市图书馆副馆长杜群,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崔新国,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张瑞军,区人大主任刘卓雄,区人大副主任赵志平,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何贵福,区村志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编写指导组全体成员,区各街镇人大负责人、各村(社区)书记及村(社区)志主编等1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南高营社区志》编纂委员会主任何万军,党委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杨青松、何立文及部分两委班子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首发式会议由刘卓雄主持。
会上,何万军首先详细介绍了南高营村史馆建设开馆和《南高营社区志》的编纂出版工作情况。他说,村史馆的顺利建成和社区志的编纂出版得益于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对社区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区、镇村(社区)志编纂领导小组各位领导对我社区志给予的精心指导,得益于我社区志编辑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各社区、各单位对我社区志的真诚点评,她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南高营社区志》是在长安区“传承文化精华,挖掘历史智慧”的号召下,于去年4月份启动编纂工作的。在长安区召开的村志编纂和村史馆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区委凌书记又强调“要加强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切实增强做好村志村史馆工作的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为此,社区“两委”提升了意识,按照区委村(社区)志编纂和村史馆建设工作部署,实施社区志编纂和村史馆建设工作,着手抢救乡村历史文化工程。
南高营村史馆经过四个月的紧张建设,于2018年春节期间开放。至今,南高营村史馆共接待了来访及参观者近300批2000余人次,到村史馆视察的领导和参观的居民,都对史馆的设计布展、老物件的收集摆放等给予高度赞扬和评价,纷纷表示村史馆的建设普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充分挖掘了南高营历史文化底蕴,提升了村庄品位,传承和培育了民间文化,形成了新农村建设新的亮点和宣传窗口。
《南高营社区志》较为全面、详实的记录了南高营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变化历程,发挥了志书的存史、教化、育人功能。重点展现了在党和国家领导下,几代南高营人的奋斗历程。通过真实的再现历史,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对引导社区居民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起到重要意义。
会上,举行了《南高营社区志》入藏区档案馆、市图书馆的授书仪式。何万军代表我社区向区档案馆、市图书馆授志书。区委副书记曹树池为我社区颁发了入藏证书并发表讲话,他表示区委书记凌青利因参加省委全会赶不回来,特受凌书记委托,参加本次会议。他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存在了几百、上千年的村庄已逐渐被高楼大厦淹没,如何抢救这些乡村文化,让子孙后代能够通过村志,对故乡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通过了解过去的艰辛,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这项文化工程建设已变得非常迫切。为此,长安区委于2017年4月份启动了村史馆建设及村(社区)志的编纂工作。今天在这里举行的南高营社区志书的入藏暨首发式则是这项工作的一个里程碑,社区志的编纂人员付出了极大辛苦。希望各村(社区)以《南高营社区志》为榜样,高标准早日完成这项文化工程。
刘卓雄做总结发言指出,各街镇、村(社区)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区委的指示精神,一是要提高认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推动村志编纂工作;二是要明确定位,对标先进,肩负起工作主体职责;三是要层层审核,严格把关,认真做好评审工作;四是要加强领导,为村志编纂和村史馆建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最后刘卓雄强调,各单位、各镇、街道和各村(社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南高营社区为榜样、以《南高营社区志》为标杆,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村(社区)志的编纂和村史馆建设工作,为奋力开创新时代经济强区、美丽长安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