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领导集体与“两个务必”

 

半个多世纪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的高度统一,始终倡导全党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断赋予“两个务必”新的内涵,使“两 个务必”作风不断地得到保持和发扬,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强大精神力量。
  “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是我们党的 优良作风。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央领导集体,不但 身体力行“两个务必”,而且不断赋予“两个务必”崭新内涵,始终倡导全党发扬谦虚谨慎 、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使“两个务必”思想不断丰富发展,使“两个务必”作风不断地得 到保持和发扬,鲜明地体现了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的高度统一,成为我们党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毛泽东: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一)坚决贯彻七届二中全会防止腐蚀的方针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毛泽东同 志这样意味深长地对周恩来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嘛。”周恩来同志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不要退回 来。”毛泽东同志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 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把反腐蚀斗争提上重要日程。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短短几年之中,党领导中国人民迅速医治长期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创伤,稳定新生的革命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初步显示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1951年10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解决财政困难的几条办法,主要是 增加生产,厉行节约。12月8日,毛泽东又为中央起草 了《关于三反斗争必须大张旗鼓进行》的电报。1952年,中央又发出在城市开展“五反”斗争的指示。“三反 ”、“五反”运动成为党执政以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反腐败运动。
 (二)树立执政党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崭 新风范
  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典范。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向全党敲响了警钟,要求党 员干部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和作风,保持优良作风。1950年6月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要求全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用整风的方法“克服工作中所犯的错误,克服以 功臣自居的骄傲自满情绪,克服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改善党和人民的关系”。毛泽东率先垂范,廉洁自律,以实际行动倡导清 廉政风。“
  以整风作为重要形式,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坚持“两个务必”的重要保证。
  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升华为共产党人的本质特征。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始终保 持着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党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执政以后,党的性质和宗旨都没有变。因此,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仍然是共产党人 的一种崇高境界和本质特征。
  (三)坚持立党为公,实行人民民主
  早在西柏坡开始筹建新中国时,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就建国大计广泛地征求各民主党派和各 界人士的意见。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采用民主集中制,而不采用资产阶级议会制”,“ 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人民民主专政的 国家,是以人民代表会议产生的政府来代表它的”。从当时中央人民政府的人事安排看,副主席6人中,党外人士3人;委员56人中,党外人士27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 党外人士2人;15名政务委员中,党外人士9人。在政务院所辖34个部、会、院、署、行中,担任正职的党外人士14人。做出这样的安排充分地表明我们党是真心实意想把国家的事情办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谋党派和个人私利的坦荡胸怀。
  二、邓小平: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党在作风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结合新的实际,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科学论断,不仅号召全党同志恢复和发扬谦虚谨慎、 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而且继承了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视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提 出要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通过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保证全党同志坚持“两个务必”的 新思路和新理论。
  (一)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针对党的优良作风遭受严重破坏的现状,邓小平同志决心拨乱反正。十一届三中全 会结束 不久,他就旗帜鲜明地指出:“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如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    (二)端正党风的关键是保持党与人民群众 的血肉联系,邓小平一贯主张,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党风建设必须适应改 革开放的 新形势,党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性质和面貌,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前提,也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环节。
  (三)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预见到反腐倡廉的长期性。他反复强调,我们要反对 腐败,搞廉洁政治,不是搞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坚决刹住这股风。 
 三、江泽民: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9年6月24日,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江泽民同志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当时,国内发生政治风波,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经受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无论是我党的历史经验教训,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盛衰兴亡,都向我们昭示:要将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我们只 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定 不移地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既重视思想教育,又重视制度建设,使思想教育与 制度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我们党坚持“两个务必”和进行反腐倡廉工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使 “两个务必”继续成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只要牢记“两个务必”,我们就能永远 立于不败之地
  1991年9月21日,江泽民同志来到西柏坡考察。挥笔题词:“牢记两个务必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多年来,西方敌对势力 对我们搞和平演变,关键是我们自己不要演变自己,关键是自己!只要我们牢记毛主席的“ 两个务必”,我们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把党的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在全党大力开展党性党风教育。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采 取了一系列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十四大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做出全面部署。十四届四中全会做出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十五大确立了面向新世纪的党的建设目标,对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 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提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主要任务。   
 (三)坚持从严治党,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江泽民同志指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治党,必须全面贯彻于党 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切实体现到对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各个环节中去,切实体现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 针,从源头上预防 和治理腐败。这是我们党反腐败的一条重要经验。
(四) 坚持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江泽民指出:党风的实质是党 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们党有许多优势,根本的一条是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是密切党群关系最重要的途径。党员干部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 中民智,珍惜民力,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 中强调:“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四、胡锦涛:我们必须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大会全面总结了十三届 四中全会 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接过了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棒。
  十六大闭幕刚刚20天,胡锦涛同志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发表了重要讲话 ,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党的 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
   胡锦涛同志在回顾了我们党的发展历史后指出:在我们党80多年的历程中,艰苦奋斗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始终激励着我们顽强进取、百折不挠,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巍然屹立、敢于胜利。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坚持“两个务必”,胡锦涛同志恳切地向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提 出四点希望:一是要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二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三是 要牢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四是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和肩负的历史责任,自觉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
  
五、习近平:从“四个深刻”的角度对“两个务必”进行了新的阐发
习近平同志从“四个深刻”的角度对“两个务必”进行了新的阐发,对当前全党坚持“两个务必”的情况进行了客观分析,对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发扬“两个务必”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两个务必”思想。
“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历史,历代王朝无一不是经历了盛衰循环的历史周期。抗日战争结束前,毛泽东同志与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进行了著名的“窑洞对”,表示我们党找到了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党从诞生那天起,就特别重视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国共产党由弱变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由胜利走向胜利,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
 “两个务必”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习近平同志在西柏坡再次号召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对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长久执政和为人民执好政,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弘扬“两个务必”,坚决反对“四风”,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习近平同志在河北调研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揭示了“四风”问题的实质和根源,即从主观上说是一些同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没有解决好,客观上说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在有些地方没有落到实处,在一些方面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牢记“两个务必”、坚决反对“四风”,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作用,着力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着力解决“四风”上的突出问题,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发扬光大。
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四风”,领导干部带头是关键。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没有群众的积极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就容易变成自说自话、搞形式走过场。
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教育实践活动要取得实效,要求各级党员干部严于律己、防微杜渐,不搞形式、不走过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深入剖析自身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把问题解决到位,以自身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以严密的制度作保证。扫除“四风”积弊,制度最管用。当前,应按照习近平同志关于加强制度建设的要求,把围绕为民务实清廉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作为重要内容,使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刚性约束,使“两个务必”等党的优良作风真正成为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各种行为。
在新的“赶考”路上奋力前行
习近平同志强调,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要求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我们应牢记这一殷切嘱托,在新的“赶考”路上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奋力前行,为实现中国梦积极贡献力量。
以清正廉洁的作风赢得群众拥护。要求我们积极自觉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严守群众利益的底线,严守宪法法律的底线,严守清正廉洁的底线,做到自己清、家属清、亲属清、身边清,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以改善民生的实效回应群众期待。我们将始终把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把公共资源配置向民生领域倾斜。
以谦虚务实的态度集纳群众智慧。具体来说,应做到拜人民为师,与人民为友,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全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防止“刻舟求剑”、“闭门造车”、“异想天开”,从群众生动鲜活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探寻打开工作局面的钥匙。
以四大攻坚的突破凝聚群众力量。我们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河北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坚持和弘扬“两个务必”,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坚决落实好习近平同志对河北提出的“大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的要求,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赶考”路上,交出一份优异答卷。